物料与水分的结合方式 根据物料中所含水分去除的难易程度分为下列两种: (1)、非结合水分: 非结合水分包括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孔隙水等物料与水分直接接触时,被物料吸收的水分。等速阶段物料吸收的热量几乎全部都用于蒸发水分,物料很少升温,故热效率---。由于与物料的结合强度小,故易于去除。

木材干燥时,把木材堆成材堆,借助一种既能将热量传给木材又能吸收木材 中蒸发的水分的媒介物质,称为干燥介质. 干燥开始前,首先要预热,预热木材的介质是饱和湿空气或接近饱和的湿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将有一部分穿过界面层到达湿木材的表面,并在表面上凝结成水,此时水蒸气所含的汽化潜热变为显热,传给木材表面,并由表面传入内部,木材温度逐渐升高,当木材表面温度等于介质温度时,木材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等于循环蒸汽流的分压力,互相传递的水蒸气数量处于平横状态,同时,由于木材 内部的温度低于表面温度,干燥介质中的热将通过表面向内部传递. 预热过后,开始干燥时,木材蒸发面的自由水和部分吸着水在水蒸气分压差的作用下脱离木材进入干燥介质中然后被排出窑外.木材表层大毛细管的自由水首先蒸发,然后蒸发微毛细管中的吸着水,由于表面水分的蒸发,是蒸发面的含水率降低,在木材的表层和内部各层之间出现内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和内低外高的温度梯度,在这两种梯度的作用下,使内部各层中的水分向表面移动,直到干燥完 毕,木材内外层含水率才接近一致.



2、干燥过程的特点 在干燥过程中,由于物料总是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大小,即使是很细的粉料,从微观也可看成是有一定尺寸的颗粒,实际上上述传热传质过程在热气流与物料颗粒之间和物料颗粒内部的机理是不相同的,在干燥理论上就将传热传质过程分为热气流与物料表面的传热传质过程和物料内部的传热传质过程。木材内部水分向表面移动的同时,表面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向空中蒸发。由于这两种过程的不同而影响了物料的干燥过程,两者在不同干燥阶段起着不同的---和约束作用,这就导致了一般湿物料干燥时阶段总是以较快且稳定的速度进行,而后一阶段则是以越来越慢的速度进行,所以我们就将干燥过程分为等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


1.2炉气加热常规干燥 这是用燃烧废木料直接或间接加热的木材常规干燥方法。直接加热的炉气干燥会熏黑木材并易火,故几乎已不采用 间接加热的炉气干燥有多种方式:简易火炕式:炉灶和炉气管道布置在火炕房地下,材堆置于火炕房内,靠热湿气流自然循环干燥。物料经过加热干燥,能够除去物料中的结合水分,达到产品或原料所要求的含水率。这是比较原始的土法干燥,常会把木材烘坏或发生火灾。建议不用。小型火炉烘箱式:这是在一个类似于集装箱的金属壳体内的一侧,装有木废料燃烧炉及其炉气管道和简易风扇的小型干燥器
